您好!今天是 {{ new Date().getFullYear() }}年{{ new Date().getMonth() + 1 }}月{{ new Date().getDate() }}日 星期{{['日','一','二','三','四','五','六'][new Date().getDay()]}}

长者浏览模式
中共广东省委老干部局
阮蔼宜:发挥余热挑重担 啸仙故里展新颜

来源:河源日报、河源广播电视台

时间:2025-02-14

日前,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授予450名离退休干部“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源城区纪委退休干部阮蔼宜名列其中。

2020年6月,退休后的阮蔼宜返乡担任东源县义合镇下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聚焦“百千万工程”、绿美河源生态建设等重点任务,带领干部群众大力推动党建引领、产业强村、村貌提颜等工作,绘就了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幸福画卷。

发挥“头雁”领航效应

激发振兴原动力

富民强村,党组织是关键。党组织工作力度不够,带动能力较弱是以往阻碍下屯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推动乡村振兴上面力度大,下面发不起力。”有村民回忆当时的情景。

从“归雁”变为“头雁”,阮蔼宜为了破解党组织薄弱问题,一方面,深入推进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实施村民小组强基提质行动,推动全部村民小组单独成立党支部,让村民能够更直接地参与村里事务。另一方面,用革命先烈阮啸仙的英雄事迹教育引导村“两委”干部抛去私心杂念和落后思想,齐心协力带领村民奔康致富。

“要提高村‘两委’号召力、引领力,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几件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事。”阮蔼宜表示。2020年底,在下屯村对口帮扶单位省审计厅和其驻村工作队的推动下,爱心企业愿意免费给下屯村建一栋粤菜师傅基地。该项目在村里已酝酿多时,相关资金也已到位,但因在用地上与部分村民没有谈妥,导致项目一直无法落地。对此,阮蔼宜通过重新选址,并带着村干部逐一入户做好村民思想工作,最终成功推动项目落成。

为了进一步提高村民对村干部的认可度,让村民意识到村“两委”的新班子不再是“换汤不换药”,在阮蔼宜的带领推动下,村里陆续修缮了村道、阮啸仙故居和闻啸轩学堂,选定几所古民居进行活化利用,改造建设了东江湿地审计公园、阮啸仙广场,打造了红色审计展陈馆、新时代红色讲习所和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党员干部为村民解决急难愁盼问题400多件。

环境向优产业向兴

群众生活有盼头

“垃圾是靠风刮的,泥水是靠蒸发的,走路都是打滑的”,这是村民对以往下屯村的描述。

为了让好环境成为助力乡村发展的金字招牌,阮蔼宜带领村民着力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扎实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乡村绿化工作。几年间,下屯村全村道路实现了扩宽硬底化,铺上沥青的主干道取代了断断续续的泥路,阮啸仙故居及闻啸轩学堂周边庭院还被连片打造成“美丽庭院”。

环境的改善,赋能了产业的发展。依托当地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阮蔼宜牵头成立了河源市啸仙故里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公司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调动村里的红色、绿色、古色等一切资源,以项目化运营的方式进行开发利用,带动村民增收。”阮蔼宜说。

阮蔼宜介绍,自成立以来,该公司先后推动下屯村建成全市首个村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建设了200亩蔬菜种植基地、水果采摘园、稻谷风干厂,打造了50余亩花海、荷花池和东江湿地审计公园,引进了总投资近3000万元的兰花产业示范项目,申办了研学基地等,成功构建起集红色教育、研学培训、观光体验、民宿餐饮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产业链。

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道路基础设施的完善,产业项目的兴旺,来村里的游客日益增多,从而吸引了更多村民返乡创业。“村里的人多了,我们的发展机会也就多了,阮书记来了之后,村里到处都变得不一样了。”看着家乡近年来的喜人变化,在村里卖土特产的村民阮利强对阮蔼宜表示由衷地感激。

对于获得“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阮蔼宜称是压力也是动力,今后她将一如既往地做好“领头雁”,为下屯村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继续贡献自身力量,助力家乡展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