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 new Date().getFullYear() }}年{{ new Date().getMonth() + 1 }}月{{ new Date().getDate() }}日 星期{{['日','一','二','三','四','五','六'][new Date().getDay()]}}

长者浏览模式
中共广东省委老干部局
助学圆梦

来源:吴川市委老干部局

时间:2024-06-13

2004年起,我市离退休干部从带头捐资助学、帮助寒门学子圆大学梦开始,坚持以点带面,坚持示范引领,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逐步建成具有吴川特色的“助学圆梦”品牌,推动我市进一步形成重视教育、助学奖学的良好社会氛围。

创建背景

我市老干部带头捐资助学的传统由来已久,2004年前就有老干部坚持20年资助贫困学生的先进事迹在粤西地区广为流传。各行各业的很多老干部也热心教育,带头资助寒门学子上学,积极发动亲友、乡贤捐款助学,逐渐掀起一股热潮。我局以此为契机,组织老干部代表协商,由市关工委牵头开展资助贫困大学生的“关爱工程”,社会反响良好。2014年,国家对扶贫工作作出创新部署,鼓励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我局与时俱进,将扶贫和助学结合起来,重新修订《吴川市“关爱工程”资助贫困家庭大学新生入学暂行办法》,逐渐形成党委政府引导、老干部带动、企业商会尽责、社会各部门配合、热心人士参与的扶贫助学模式,使之成为我市“助学圆梦”的工作品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

具体做法

(一)订章立矩,建立长效机制。一是修订帮扶办法,助力贫困学子圆梦。助学奖学实施办法明确资助对象为贫困家庭大学新生,重点是集中力量帮扶当年高考成绩优秀并被公立本科院校录取的贫困学生。二是严格申办程序,坚持公正公平公开。把当年资助名额,按比例分配到镇(街),由老干部发动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大学新生提出书面申请;再由镇(街道)关工委征求镇(街)党委和民政部门意见,对申请人进行审查筛选、核定;要求资助对象填写申请表和提交准考证、高考成绩单、录取通知等资料,经市委组织部、市关工委审批,确定资助名单。三是规范监督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每年所筹得的资助金,通过慈善会转入专门账户,每年8月召开资助金发放大会时,由组织单位和慈善企业家亲手发放现金到贫困家庭大学新生手中。资助金接受有关管理部门检查和审计,接受社会监督,确保专款专用。此外还建议慈善企业家对特别困难家庭大学新生进行“一帮一”资助,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四是健全追踪机制,引导学子回馈社会。对受助学生坚持做好追踪服务,及时了解他们学习生活动态。积极引导勉励他们传承助学教育的精神,早日学有所成、回报社会。

(二)党委引领,凝聚各方力量。一是号召吴川驻外商会捐资助学。吴川驻外商会纷纷把助学扶贫作为分内之事、重要工作,形成每年安排一个商会出资、十大商会接力帮扶的制度,解决助学资金的来源问题。二是鼓励民间组织成立教育基金会。在老干部和商会企业家的示范带动下,全市各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相继仿效,纷纷成立助学奖学基金会,使助学资金不断增加,极大缓解了筹资难题。三是发动各界人士参与扶贫助学活动。吴川市党政主要领导出席助学奖学大会,对老干部的付出、商会企业家的支持、社会热心人士的帮助给予高度的肯定和大力褒扬。市电视台、广播电台、新闻中心等各大新闻媒体积极配合、广泛宣传报道,主动推广老干部和商会助学先进事迹,使助学扶贫之风成为燎原之势。

(三)一以贯之,持续接力传承。一是历届党政领导坚持引领。每年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局、市关工委联合召开助学金发放大会,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都坚持出席会议;每年发动筹款,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都亲自部署、带头发动,组织引导社会各界、企业商会和社会热心人士参与捐资助学,有力推动了助学扶贫有序发展。二是各界社会力量持续担责。老干部代表带头发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热心人士捐资、争取吴川驻外商会企业家支持,积极筹集助学奖学资金。在老干部的带动下,各部门、商会、企业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坚持每年筹集助学资金,帮助贫困学子圆大学梦,从2004年至今从未间断。三是受助莘莘学子接力传承。每年助学金发放大会,党委政府领导都号召青年学子投身助学扶贫、接力关爱教育,持续擦亮“助学圆梦”品牌。很多受助学子毕业后也纷纷通过资金资助、支教帮扶、励志引导等方式和渠道,为其他贫困家庭学子提供帮助,成为一支新生力量,让助学扶贫优良传统薪火相传。

成效意义

(一)发挥老干部关爱余热,增添社会正能量。支持和鼓励老干部帮助贫困学生实现上学梦,为离退休干部搭建“老有所为”、发挥余热的平台,为社会创造更多宝贵的财富,增添社会正能量。

(二)推动商会主动担责,抒发企业老板家国情怀。品牌活动在为部分困难大学生开启希望之门的同时,也为吴川企业家搭建回报家乡的良好平台,推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弘扬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民族传统美德。

(三)激发民间爱心活力,营造社会团体助学热潮。通过推广扶贫助学工作品牌,彰显老干部老有所为的责任担当,营造社会重视教育、提高民众素质的良好氛围,引领社会参与助学扶贫的崭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