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 new Date().getFullYear() }}年{{ new Date().getMonth() + 1 }}月{{ new Date().getDate() }}日 星期{{['日','一','二','三','四','五','六'][new Date().getDay()]}}
来源:《秋光》杂志
时间:2024-12-12
深圳,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同样也是一座以红色为底色的城市。这片近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着众多的革命史迹,涌现出了一批红色记忆的守护者。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名誉馆长朱赤,就是其中的一员。多年来,朱赤一直把挖掘宣讲龙华革命故事,弘扬革命精神作为己任,用实际行动守护着那一段红色记忆。
朱赤:1953年9月出生,江西南昌人。1970年2月参加工作,1980年1月入党,曾为江西萍乡矿务局安源煤矿工人、团委干部。来深圳后担任《龙华报》记者、龙华镇党政办副主任、大浪街道图书馆馆长、龙华区关工委委员。现任深圳市龙华区阳台山文史研究会会长、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白石龙社区关工委主任,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名誉馆长。
纪念馆里映初心
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坐落在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民丰路白石龙老村一个安静的院落。这个看似普通的院子,却曾是一处充满历史回响、见证英雄足迹的红色热土。城市沧桑巨变,如今这里到处是林立的高楼,热闹喧哗的街道车水马龙,地铁和高铁从高架桥上呼啸而过……营救文化名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精心组织的一次历史壮举。1941年12月,日军攻占香港,大批文化界知名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处境危难。在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下,东江游击队随后开展了秘密大营救。经过近200天紧张工作,营救出文化界知名人士、爱国民主人士共800多人(含家属),出色地完成中央赋予的使命,赢得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赞扬。在营救过程中,作为最重要的接待中转站及住宿地,位于白石龙村的白石龙天主堂接待和转移了邹韬奋、茅盾、梁漱溟、廖沫沙、戈宝权、胡风、胡绳等大批文化名人,对新中国的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次大营救没有牺牲一人、没有被捕一人,毫不夸张地说,大营救挽救了新中国的‘文脉’。”朱赤感叹道。
白石龙村甚至因此被誉为“小延安”,成了“希望”的代名词。如今,这段历史被完整记录在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里。它不仅是革命历史的见证,也是对后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2014年6月朱赤退休半年多后,被聘为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馆长。担任馆长以来,朱赤的生活也变得更加忙碌,他时常奔波在家与纪念馆之间八公里的路程上。朱赤每年都要参加大大小小几十场爱国主义教育宣讲活动。在纪念馆的文物图片旁、老榕树下、革命烈士的雕塑前,朱赤一遍一遍为慕名而来的党员、市民、青少年讲解着大营救的故事,把龙华的红色种子撒播得更广更远。
每次为来访的参观者们讲解起这段历史,他总是目光如炬,饱含深情。朱赤说:“每一次讲解都是对自己的精神洗礼。”他从红色故事中汲取力量,并将激情和感悟转化为打动人心的语言,传递给更多的人。“我就是想让每一位参观者记住这段红色故事,把龙华的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朱赤还经常走进学校和社区,把大营救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朱赤从不讲大道理,他讲经过3天的辗转,第一批文化名人四五十人汇集到白石龙天主堂,由于当时缺粮,村民一天只能吃两顿稀饭,但游击队领导人曾生等人还是想办法设“宝安香肉”晚宴,款待饥肠辘辘的来宾。他讲从香港营救回来的文化名人藏在阳台山简陋的草寮,躲过了敌人的追捕……朱赤生动的讲述总能牢牢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他绘声绘色地讲,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
一心赓续红色血脉
为了提升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影响力,朱赤花了大量的心血,一边大海捞针似的广泛收集整理革命斗争史料、口述资料和烈士遗物,一边推动修缮复原文化名人大营救旧址。朱赤说,当年营救了大批文化名人后,在白石龙、杨美、蕉窝坑和深坑都搭建过草寮供文化名人居住,但是主要的聚集点在阳台山的深坑。“正因为深坑居住的文化名人多,当时还有‘文化沟’之称。”朱赤一直在寻找深坑的确切位置,但始终不得要领。2021年,深圳市、龙华区加强了阳台山红色资源的挖掘,朱赤终于得偿所愿,经过大家共同努力,找到了遍寻不获的深坑遗址。除了深坑外,朱赤也在逐一寻找和还原史料曾记载的一些革命遗址,“这些村落大多都是解放后村民迁移后逐渐没落消失的。在龙华,值得挖掘的资源还有很多,事情越难,我越有兴趣。”
只要有一点和大营救文物、史料有关的消息,朱赤都不轻言放弃。有一次,得知当年白石龙党支部书记刘鸣周的后人回到村里,他立即走访开展调查。刘鸣周家当时有一座在山坳里的小白楼,离村里有数百米左右,周边全是果园,比较隐蔽,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的指挥部。得知小白楼早已损毁的消息后,朱赤惋惜不已。为此他专门请来美术老师,按刘家后人回忆复原了“小白楼”的原貌,为历史留下珍贵资料。
2014年朱赤上任时,纪念馆只有一个展厅,文物数量也不多,展览方式也只有图片展览。2018年,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组织支持下,纪念馆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展厅从一个增加至三个,文物从二三十件增加到近百件,引入了声、光、电等前沿展示技术。2019年7月1日,纪念馆重新开放。据统计,半年时间,纪念馆就迎来了约10万人次参观者。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这段和深圳相关的红色历史,因为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因为朱赤,越来越为人知晓。朱赤说:“看到纪念馆影响力和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心里非常高兴。”
为城市留下历史根脉
朱赤出身革命家庭,父母是南下“四野”军队干部。1992年,还是江西萍乡矿务局干部的朱赤休假时第一次来到深圳,被特区朝气蓬勃的氛围吸引,正好碰到《龙华报》创办伊始,看中了他曾在《江西青年报》工作的经历。朱赤就这样来到龙华,从此扎根深圳,见证了龙华的飞速发展,也逐渐对龙华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99年龙华镇委编写《龙华史志》。朱赤牵头组织了一个写作小组进行采写,这是他编写的第一本书。此后,朱赤热心于深圳宝安和龙华革命历史、抗战史以及本地风土人情史研究,先后主持并参与编写出版了《古老龙华》《红色烽烟》《羊台叠翠》《羊台山:母亲山,英雄山》《我们的家园》等十余本文史专著,约300余万字。
朱赤曾花了4年时间、十数次跑到广州查阅报刊资料,采访了200多人,最终出版了35万字的《深圳往事:龙华史话(1949—1979)》,填补了深圳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的历史空白。朱赤还记得第一次去广州,拿着手提电脑到中山图书馆翻阅旧报纸。“那时就找《南方日报》,因为没有电子版,而且报纸上对宝安、龙华的报道内容相当少,往往一天翻了一两个月的报纸,仅能找到一两篇新闻报道。”找到相关新闻报道后,朱赤就打开手提电脑,把新闻报道内容逐字输入到电脑内。“第二次去我有经验了,我带了数码相机,找到了资料就拍下来,回家再输入电脑,效率大大提高了。”
2023年,朱赤转任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名誉馆长,但他仍坚守在纪念馆讲解第一线,不知疲倦地继续讲述这片土地的红色革命历史。
多年辛苦不寻常,红色精神广流传。虽然已经出版了多本记载龙华本土人文风情和革命斗争的历史书籍,但朱赤深入挖掘本土资源、红色资源的脚步却未停止。朱赤介绍,2022年开始筹备编写的《巍巍英雄山:阳台山革命史话》今年已经定稿,力争真实再现当年那段烽火岁月。
朱赤是深圳退休干部发光发热、无私奉献的优秀代表。在深圳市委老干部局的组织引导下,很多老同志像朱赤一样,积极发挥优势和专业特长,宣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关心支持深圳发展,聚焦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百千万工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任务,积极献计出力,为深圳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贡献智慧和力量。(2020年,文中提及羊台山正式恢复原名为阳台山。)